书架
龙蛰之宝盖流苏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章 河漳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后他吩咐道:“撤吧。”

  不足一万秦军,在丢下几千伤亡之后,开始陆续渡过漳水,回到南岸的邺城主营。

  那边李牧大军在旷野上扎营休整,这边羌瘣便抢着时间,快速过河回防。

  在没有和王贲大军会合之前,战局不明朗。羌瘣也是建议杨端和大将军,不要冒进,暂时先守住邺城,等待机会。

  ??

  ??

  蒙恬在一辆颠簸的重甲战车上,缓缓的醒来。刚一恢复清明,他便觉得这疾行之中的战车,把他颠得好似要骨断筋折,脑仁乱撞,怎一个痛字了得?

  蒙恬睁开眼,意识到大军正在迅速的奔袭之中。他双手微撑,想要坐起来,却被那战车一个猛颠,后脑咚的一声又磕回去了。

  战车上还有驭手和长矛手,看到小将军醒了,大声的喊起来:“蒙将军醒了!蒙将军醒了!”这声音,一声接一声,好像接力似得传了出去。

  不多时,便有一匹快马飞奔而来。马上正是穿着一身黑色劲装的李信。

  他追到与蒙恬的战车并驾齐驱,忙一脸关切地俯身向蒙恬问道:“醒了,怎么样?”

  蒙恬摇摇头,苦笑道:“还没死。”

  “快给蒙将军去拿水来!”李信吆喝周围的兵士。早有随军的军医也赶了过来,爬上战车,给蒙恬搭脉验伤。

  直到那军医告诉李信蒙恬的伤势已有好转,李信一直阴沉的脸上这才稍稍松了松神情。

  “李落棠。”李信小声说道:“没想到那小女将还挺厉害。下次我可得会会她。”

  “别。”蒙恬在车上张口道:“你最好别碰上她。我打不过,我看你也必定打不过。”

  李信从鼻子里出了声“啧”,说道:“那可不一定。我自有我的手段收拾她,给你报仇。”

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,倒使得这快速的行军没那么枯燥。蒙恬不多久,还是让人牵来了他的马,宁可趴在马背上,也不想让这战车颠散了架。

  对于四万多秦军来说,要绕过太行山间的路,穿过晋中平原,再直插到邯郸附近,确实是一条绕远的路。

  虽然早走了一整夜,却仍然用了将近五天的时间。等他们也是疲惫不堪地赶到时,远远早有赵军连营数里驻扎眼前。

  迎风招展的李字大旗,飘扬在邯郸城的西南。李信这心刷的就凉了,低低道:“还是晚了!”

  旁边趴在马上的蒙恬歪过头来,看着他问:“什么晚了?”

  “大势已去。”李信说道:“我们还是太慢了。”

  前面王贲也看到了李牧的大军。行进中的秦军停下来,离赵军五里也摆开连营。

  李信内心其实是很紧张的。他非常担心李牧会趁秦军长途跋涉、疲惫之际,发起迅猛的冲锋。

  但是所幸赵军巍然不动,并没有发起攻击。他还在心中默默的揣摩,为什么战机把握奇准的李牧,会放弃这个打击秦军的机会呢?

  羌瘣也有同样的担心。在得知李牧大军已在不远处驻扎,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。

  横渡漳水是个花时间、费工夫的事儿。他最担心的就是赵军从长城上冲锋而下。那可就是如下山的猛虎,对他这只过河的病猫肯定一扑一准儿。

  如再加上李牧大军的远胜于己军的数量,羌瘣这支小队伍可就不够拼的了。

  羌瘣紧张地注视着长城一线,指挥自己那万来人迅速过江。他特别嘱咐一定要让那些投石车和攻城器械,尽快渡过漳水,回归本营。

  然而令他非常奇怪的是,赵军放过了他们,没有发起冲锋。他心中不禁觉得,这可是万幸。

  转念又想,留得我的命在,城上的那些人,必定是会后悔的吧。

  ??

  ??

  其实秦国人哪里能猜到,李牧大将军的按兵不动,全因为王城传来的一道王诏。

  自那秦军出兵东进,最终,是赵王迁和畅太后做出了让步,准许李牧率军抗敌。

 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,李牧这大将军一上任,竟然直接丢下两万人马守着长城,自己却一路北上,远离邯郸而去。

  这可让王宫中的母子二人,夜夜睡不着觉。

  那畅太后在朝堂之上,以泪洗面,哭得是梨花带雨,我见犹怜,让做完特使从藁城赶回来的春平侯心疼得紧。

  畅太后虽没有指名道姓,却将朝中文武骂成无能之辈,竟让那夷狄之地的秦国人欺负到了头上。

  赵王迁岁数不大,从没见过这兵临城下的架势,也是终日里惶惶恐恐,总担心李牧大军在几百里之外,而自己这座邯郸城,指不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