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龙蛰之宝盖流苏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十二章 说难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

  韩非和胡衍回到院中,一进门,满脸阴郁之色的韩飞颓然跪坐下。

  院子里伺候的下人们匆忙烧水,为他准备沐浴的热水。来来回回的脚步声是这座院子里唯一的声响。

  韩非默默然一动不动。天色从黄昏转至入夜,直到他整个人都陷入到屋子里的完全漆黑中。

  胡衍站在门外也是一直没动。这时他敲门唤道:“公子,沐浴的热汤已经准备好了。”

  黑暗里的韩非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。然后他费力起身,捶打了几下坐麻了的腰腿,走到隔壁的厢房宽衣解带,跨入盛满热水的木桶里。

  水很热。氤氲的蒸汽腾起来,让平时看上去脸色苍白的韩非,蒙上了些许暖色。

  他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。

  守在屏风旁的胡衍终于忍不住轻轻的说道:“公子,你何必呢?你明明知道给姚贾所罗列的罪状,秦王嬴政是不会相信的。”

  “姚贾现在全权负责秦国的外交。公子说他出身卑微,或者说他有政治野心,还指责他贪污受贿,勾结外藩。可是我觉得,就我这些日子了解的秦王嬴政,他既然重用姚贾,就不可能会相信你说的这些话呀。“胡衍继续道。

  里面传来轻轻的一句:“我,知,道。”

  “可是公子,这会让你在秦国失去秦王的信任,失去说话的立场。再有重要的事情,秦王就更加不会听公子的言论了。”胡衍的语气中遗憾而焦急。

  泡在热水中的韩非再次重重地叹了口气,低语道:“我,知道。这样,很蠢。但是,姚贾,是,韩国,最大,的,威胁,之一。攻击,他,是,我,必须,做的。嬴政,不信,有人,也许,会信。”

  他迟疑了一下接着道:“还有,如此,嬴政,必不,信我,也就,不会,用我。”

  “那不重用的结果会是怎样呢?难道公子就没想到过最坏的结果吗?“胡衍着急的说道。

  “最好的,放,我,走;最坏,不过,一死。”韩非答道。

  “可是公子,你那篇《存韩论》送上去,秦王不但没有采信,还直接把他交给了李斯。今天我看到李斯已经将针锋相对的《平韩书》献给秦王。”胡衍道。

  “针对公子提出的三个不应先取韩国的主张,他一一驳斥。恐怕秦王会更倾向于李斯的方略。”胡衍又说道。

  韩非闭上眼,轻轻地摇了摇头,道:“我,知道,没有,用。可是,君尚,父王,在,我,临行,之时……”

  胡衍插话道:“我知道,君上要公子一定以存韩为大任。可是,可是今天公子也听到了,嬴政说,李斯提出来说要就公子提的《存韩书》中的想法用实际行动检验。”

  “秦国会派李斯亲自去韩国。如果韩国真的如公子书中所言,亲近秦国,引以为臣,便会接见李斯;如果不理睬李斯,这说明韩国完全和秦国不是一心。”胡衍道。

  “如果真是这样,公子要不要派我赶紧回韩国送信。请君上无论如何善待前去试探的李斯。”胡衍问。

  “不可。”韩飞又摇了摇头。他非常清楚自己在韩王心中的地位。

  三十几年来,韩王从未正眼瞧过他这个庶出的儿子。既不听他的言论,也不关心他的著作。

  韩王怎可为了他一人,便拉下整个韩国的面子取悦李斯。从韩非自己的角度出发,他也不愿意让韩国做这个选择。

  风洛棠和邵易二人赶到时,刚好听到胡衍和韩非这番对话。

  两人坐在门外的台阶上,默默的听着,心下也是非常无奈。

  韩非不情愿也不得已,作为特使由韩入秦。在秦国上《存韩书》,同时抨击姚贾,敌对李斯。

  在外人看来,不过是以卵击石的做法,还完全击毁了秦王嬴政,见其著作而产生的好感。

  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?”风洛棠难过的说道。

  “君子情怀吧。只能这样解释。“邵易说道。

  这时就听胡衍大声的说:“公子,不如我们走吧。凭我一己之力,护着公子离开。既然做不到君上要求的存韩,我们至少先保住自己呀。”

  韩非发出一声冷笑:“皮之不存,毛将附焉。”说完他悄悄从浴桶中起身,揩干身体,换上里衣。

  韩非回转卧房点上蜡烛。胡衍仍然守在他门外,絮絮叨叨地和他说着话。

  穿着一身雪白里衣的韩非,默默的背对着门跪坐下,没有再出声。

  他的眼前的案几上,放着一个小小的白瓷瓶。那是他刚刚无声地从书箧里翻找出来的。

  他双眼盯着瓷瓶,默不作声,一脸哀色。

  风洛棠看见那个小瓷瓶当时就急了。:“这是什么?毒药吗?不是秦王嬴政还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