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舛宋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十四章:奔流永不灭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昭化县位于剑门关的当面,与绵谷县只有一江之隔。当年蒙军在攻破全川之后,考虑到金国刚灭,在中原与关中等地有大片的地区需要巩固。

  所以几经利弊权衡后,还是决定放弃川内平原,以利州路的大巴秦岭山脉作为天险,阻断宋军北上的道路。由此一代雄关便被无情的抛弃了。

  宋军嫌它不够雄险,而蒙军又觉得自己放守的方向是南面,这对于南坡本就十分平缓的剑阁来说,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菜。相比之下,绵谷县有嘉陵江隔绝,在阻断敌军突袭方面,自然也就更加好使了。

  所以最终的前线,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落在了绵谷县,既后来的利州如今的广元。

  按理说一江之隔的昭化县也是要被放弃的,可刘黑马想在江对岸留个前哨,以便作为绵谷的缓冲。这就有了后来昭化千户协防绵谷的格局。可现在这个千户官也被调遣去了北方,所以只留了一个百户官在此镇守。

  而蒙哥的这种部署也是相当精妙,只将前线部队回撤,留下汪德臣、刘黑马、史天泽等大番居中策应。这样宋军来攻则可以跟进增援。而自己若遇不测,也能随时调派,可谓是前后兼顾的稳妥安排。

  可是千算万算,却没能算到多出了一个宁远,硬是以小搏大,眼看就要将未来合汗的完美算盘打碎。

  由于昭化县也是地势平坦,极为适合骑兵作战,所以在某种层度上也给了李继隆些许安慰。就等着宋军登陆完毕,只要离开了战舰的保护,自己便可择机发起冲击,将他们赶下嘉陵江喂鱼。

  可是等到十六日中午的时候,李继隆却发现了有点不对头。怎么这支宋军全是骑兵??对于缺马的大宋而言,可从来就没有独立部署骑兵的先例啊??和南人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但今天的这个形势却让李继隆有些看不懂。所以为了稳妥起见,他决定先把部队撤回昭化县城,等王进有了后续安排再说(此时的李继隆并不知道王进遭遇惨败)。

  而在宁远这头,却是安了心要拿李继隆练练手。所以舰队甫一冲上滩涂,各指挥使就连忙指挥士兵们抛下绳梯。而后全军下船,再从粮船上卸下战马。等到人马完成列队,宁远便将众将召来,开始分配作战任务。

  以曹文宏部打头阵率先接近敌军,魏兴龙及杨立部从旁策应,各部都是轻骑挺进独立作战,只要抢到顺风位既可展开攻击,尽量诱使贼军来追。若贼走则采用群猎战术,各军以分散包围,轮番袭扰为主。全力拖住对方的脚步,而后自己领中军穿插到昭化县方向,切断对方退回城砦的退路。

  总之部署并不复杂,只定下作战原则,具体的安排则依据战场形式自行决定。至于移刺合的一百重装骑兵,则暂且按兵不动,无令不得擅自上阵。

  稍后几个主要将官之间又统一了旗令,宁远又再次叮嘱了各位,力求杜绝短兵相接,争取零伤亡歼敌。

  沿着江畔的原野上,此时已聚集了过千的骑兵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