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巅峰武道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隐院另立新规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随着刚入冬,天气渐冷的时候,武当山上的山隐院内,每名弟子就都穿上了朴素的新棉衣。天冷了,以前的换洗衣服,并不能抵御严寒,为了保暖,吴之福特意去山下弹了几百斤棉花,找到一个老裁缝,一件一件给院内的弟子们量身定做了新棉衣。

他们的衣服很考究,每件衣服的左胸口,都绣着一个道字,道的下方还有三个小字,是山隐院三个字。

这是为了区别于其余各院,武当山上的这种院落一共有六个,除了山隐院之外,还有行道院、天一院、地平院、镜清院、飞云院。

六院分别坐落在不同的山峰上,彼此互不打扰,从清末以后,就很少再有交集。很多年前的时候,六院尚且同气连枝,但经历过清武令带来的变革以后,六院各自独立,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,只有山隐院,隐入山野之间,少在世上走动。

因为闭户不出的原因,山隐院并不能像其余各院一样,自力更生,反而生活一直以来很拮据。所谓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山隐院多年的饮食,也就指望着山上开垦出来的几十亩地,和山间一条清泉。

日子虽然清苦,但山隐院的几百名弟子,却没有一个选择离开的,他们一直守着山隐院,除了多年前被逐出师门的大师兄外,不曾有一人退出。

自从老掌门仙逝以后,按照山隐院的规矩,当由大师兄施有恩来继承掌门之位,但老掌门临死之前,并没有把掌门之位托付给施有恩,反而更加坚定了把施有恩逐出师门的想法。

施有恩离开了,按道理来讲,这掌门之位应该交由二师兄吴之福,但处理完老掌门后事以后,吴之福并没有继承掌门之位,那把独属于掌门人的拂尘,也放到了老掌门的灵位前,跟掌门之位一样,空在了那里。

至于个中原因,大概也只有现在主持大局的吴之福知晓,其余师兄弟,以及众多门徒,皆不知晓。

几个月前,山隐院来了两个外地人,吴之福及门内师兄弟,很少在外面的世界走动过,从口音也听不出是何方人士,不过二人很热情,一来就说要找这里管事的。老掌门去世,大师兄不在,管事的自然是吴之福。

当时的吴之福站了出来,询问而来来意,二人对吴之福很是尊敬,各种客套寒暄,最后竟然是直接给了吴之福一张银行卡,说是要资助山隐院的建设。吴之福不明其意,多次询问,而是始终不说自己来自哪里,这捐款的又是哪位好心人。

那二人最后丢下银行卡,叮嘱吴之福一定要收下,然后就离去了,离去之前还说,这是一个和山隐院大有渊源的人的意思,他不忍心看山隐院的道士们过清苦日子,特意差自己二人送来善款,至于是谁,二人却始终没说。

吴之福对这件事大为好奇,但他也知道,有了这些钱,院内的老旧房屋就能得到修缮,众多弟子的日子也能过的好一些,穿着吃住都能得到很大的改善。再一次大会上,吴之福和门徒们说了这件事,并告诉大家一定要牢记这名衣食父母,虽然暂时还不知道他是谁。

拿着这笔钱,山隐院的弟子们日子过的幸福多了,入冬后所有人的新棉衣,也是靠这笔钱才做出来的。

大家心里虽然好奇,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善人,捐了款,连个名字也不留,更不过来上柱香,但大家也不去深究,对于修道之人来说,凡事不可强求。

在老掌门去世以后,山隐院如今在吴之福的带领下,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,并没有因为少了老掌门,而搁浅了功课,反而门内气象渐渐有了即将超越老掌门时期的迹象。

吴之福和老掌门不同,毕竟是年轻人,接受过现代教育,并不会选择老套的那种方式来掌管山隐院,反而参考了如今市面上各个公司组织建设团队的那种套路,来打理门内事务,讲究个因材施教,发觉弟子在某方面的潜力,然后再着重培养。

除此之外,吴之福还将山隐院的藏书室打开了,允许所有弟子随意入内阅读。要知道,以前山隐院的藏书室,除了老掌门之外,很少有别的徒弟能入内的,除非是老掌门亲自带着进去,否则谁也不能入内读书,即使是吴之福,在老掌门去世之前,也没有进去过,直到老掌门去世以后,他才有机会入内看书。

吴之福第一次进藏书室之前,在老掌门的灵位前跪了一夜,以此来忏悔即将对师父的不敬。等吴之福入内以后,读了没几天书,他就做了一个决定,决定另立新规,打开藏书室的大门,让每一位弟子都有进去的权利,为此他又在老掌门的灵位前跪了一夜,苦口婆心的劝说,虽然对方现在只是一块灵位,他还是说的一丝不苟,把自己的想法全都说给了老掌门的灵位听。

其实他的想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