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透视鉴定师杨奕罗晓玉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八十二章 完美无瑕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

杨奕将胶手套取下来,把放大镜放在一边。这个元青花,他已经没有兴趣看下去了。其实,他开始也没看出什么破绽,感觉跟刘乐一样,这青花瓷就是元青花。

然而,当他启用竖眼的时候,竟然看不出一点霞光,可见,东西一定是假的。竖眼诞生以来,从没有骗过他。

于是,他用放大镜,每一寸地检查,终于发现了一点点问题。

杨奕心头震惊,仿造这尊瓷器的,到底是谁?这手段,几乎是造假宗师的境界了吧?要不是人家故意留下一点破绽,他还找不出到底哪里不对劲。

“没事吧?”苗霏细声问道。

刘乐也走过来,再次拿起放大镜:“杨奕,你觉得哪里不对?”

“胎色不够洁白,胎质较粗并有细小的气孔,没有错呀!”刘乐不解道。从器物底部或残器断面用放大镜看,发现非常符合元青花的特征。

“有砂眼,这一点是没有错。”杨奕点头道。

正是如此,他才感叹,那造假的家伙手段高明,每一个细节,几乎都做得那么完美无缺,越是认真的人,越容易沉沦其中,无法自拔!

懂行的人都知道,元青花瓷虽然胎内增加了氧化铝的成分,提高了烧成温度,但是瓷化程度还是不如清代瓷器胎体细腻。

元瓷制作时胎泥淘炼不够精细,多数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,采用垫砂支烧方法,烧成后即形成所谓的砂底。

“而且,我看到了火石红。”刘乐还是觉得没错。

元青花砂底的边缘常出现粘砂或铁质斑点,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,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,俗称“火石红”。

他小心翼翼地将大罐翻转过来,就看到罐底有轮旋的旋纹痕迹。这是工匠有意涂刷的较浅淡的铁红色砂底,也是元朝工匠的做派。

“内壁接痕也很清晰。”刘乐看了眼杨奕,实在是不明白,杨奕怎么断定这东西有问题。

元代的瓷器,采用分段制胎,然后再用胎泥粘合而成,粘接处器表往往突起,给人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