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透视鉴定师杨奕罗晓玉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五十一章 镶玉竹笔筒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第五十一章镶玉竹笔筒

苗霏更加关心的,还是这件发簪值不值钱的问题,有没有搬到拍卖会上的必要,能不能给拍卖会带来利润跟名气等等,这些才是她要考虑的。

“三五万的样子。”王军估算了一下说道。

得!不是不能放在拍卖会上,只是给拍卖会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小,真没有拍卖品,还可以考虑放进去充数。

“我们还是弄清楚这个笔筒吧!”苗霏只能将希望放在笔筒上面。

市场上一般木笔筒的成交价大约在200元至500元左右,一些清代的竹、漆笔筒的价格大约在4000元至1万元不等。不过,老笔筒中还有成交价过百万元的。

刚才,苗霏就利用空闲时间查了一下。在前几年,明末清初青花《婴戏图》大笔筒以121万元成交,清康熙青花《竹林七贤》笔筒成交价高达110万元。

这些笔筒的高价成交,说明了以木质、竹质、玉质等雕刻为主的笔筒中,除了笔筒本身的质地,最重要的就是雕工。

显然,王军也对这个笔筒更加感兴趣。于是,他自告奋勇,不一会就从其他地方弄来了工具。

“挺快的呀!”苗霏也刮目相看。

“小事一桩!老弟,赶紧弄开看看,里面什么情况。”王军是个耐心不够强的人。

杨奕也不废话,拿起工具就动起手来,主要就是将外面的一层剥离开来。因为两者比较紧密,动刀的时候,就务必得小心谨慎。

一不小心,把里面的坏破了一丝,就会严重影响整个笔筒外观跟价值。

足足花了十多分钟,才将其中一块“撕下来”。苗霏跟王军眼前一亮,里面的竹材犹如黄花梨木一样漂亮,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。

“这材料不错,应该是件宝贝。”王军忍不住提前预言。

“现在还不好说,竹雕、木雕等笔筒,最重要的还是看雕工。”杨奕摇头道。

这话不假,有时候,人工的雕琢,比起材料更加值钱。一位名家出手,能让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