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男儿行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十七章 英雄不读诗书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勒索为生的地痞流氓,反而成为很多孩子的人生目标。

  “就拿我们常家来说吧,我们常家从祖辈开始,就在运河上谋生,按道理吃穿是不发愁的。但上一辈儿和我这一辈的人中,男丁不过是开了蒙后,能看得懂账目就不再继续念了。既然读多了也是白读,谁还花那么大力气去背什么四书五书,朱子蔡子?!”看着朱八十一一点点冷下去的眼睛,常三石以自己家族为例,做最后的补刀。

  “这......唉!”又被古人给上了一场生动的民族主义教育课,朱八十一无奈地长叹。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,恐怕说得不是血统上的变化,精神和文化的巨大倒退,才是其真正含义。

  整整七十年的野蛮破坏,恐怕花费三倍到五倍的时间,都无法恢复元气。而两百多年后,就又到了明代末年,又一个以劫掠为生的民族在白山黑水间崛起,将中国文明推进了更深的深渊。

  “都督如果要求不太苛刻的话,倒是可以派人去扬州、集庆、江宁那边去招募一些!”见朱八十一满脸失望,韩家庄的管家韩仁抬起头,小心翼翼地提醒,“那边原本就文气比较兴盛,市井间又相对富裕。肯拿出钱来供儿郎读书的人家多,一些科举无着落的读书人,也会流落在市井间以给倡优写戏词为生。即便腹中没多少才华,替都督写个文告,读读号令什么的,也应该能够胜任!”

  “扬州、集庆和杭州....?”朱八十一点点头,嘴里喃喃地重复。前后两个地名就不用说了,集庆据他所知,应该就是后世南京一带。这三个地方,后世高考的录取分数线,一直在国内排得上号。眼下估计也正如韩管家所说的那样,民间的送孩子去读书传统尚未断绝。

  可眼下徐州军的势力,向南不过才到了嵇山一带,距离扬州还有五六百里,更甭提过了江的集庆和杭州!即便现在自己就立刻提兵南下,待打到长江边上,也不知道何年何月了。怎么可能救得了眼前之急?!

  “不如这样吧,都督回头写一份招募贤才的文告,找人多誊抄几份,交给草民带回去,让弟子们沿着运河两岸去偷偷散发。以都督此战竖立起来的赫赫威名,应该会有志士冒险前来投奔!”常三石想了想,给出了一个勉强过得去的方案。

  “好!那就有劳常兄多等片刻,我这就派人去写!”朱八十一无可奈何,只好笑着点头。

  不是办法的办法,总好过没有办法。想到这儿,他又快速追加了一句,“一客不烦二主,常兄如果能见到找东家收留的工匠,帐房先生,还有无处可去的武林中人,也可以让他们老找我。只要本事不太差,我这里一概有他们的位置!”

  “武林中人,都督找这些人干什么?都督不是刚刚派人赶走了一堆绿林大豪么?”常三石微微一愣,质疑的话脱口而出。红巾军招募前两种人的目的他能猜得到,无非是想借助这些人的手,打造更精良器械,同时将粮草账目管得更明白些。而后一种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