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借来僧袍张和尚王丽英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借来79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借来79

20171112增珊

谁都没有权力随随便便叫停,即使导演也不能叫停。舞台上演员都知道自己的任务,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上下台。琴鼓乐师及指挥,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或者接下来该干嘛。此外还有,这戏不分幕,从头到尾只有一次启落幕,换句话说,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过,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主办单位有这样不可理喻过分的要求。也苦了或者难为了这帮艺人。

这戏以唱为主,从头到尾有音乐,如果抽去音乐,那这戏没法看,或者说,观众是冲音乐来的。即使把舞台拆了,抽去演员的舞台形象,光剩下音乐,纯粹欣赏音乐,听歌,也是蛮好的一台戏。

地方戏是一回事,京剧是另一回事。京剧分场分幕,像书的章节。

一场又一场,启幕落幕又启幕,上下场之间有中小丑串场,不仅仅频繁启落幕,而且还换道具场景,换句话说,上一场戏是春暖花开,下一场戏是冰天雪地。呱呱落地,横刀立马。时间跨度很大,服装道具更换频繁,化妆及布局工作量大。

不再手舞足蹈了,他瘫坐在地,闭眼,摇头晃脑,像中邪似的。他成了听众了。其实,是演员歌喉及琴师二胡旋律吸引了他。他听得入迷,如痴如醉。人家来看戏,他来听戏。观众不敢靠近他,谁愿意没事找事去惹一个疯子。还是那么一个圈子,像一个洞。舞台比人高,那是必须的,不高不行。其实,舞台用不了这么高,适当降低一些更贴近观众。台下的椅子一样高的做法是错误的,有梯度才对,前排椅子最低,越来越高,最后一排椅子最高。影剧院多如牛毛,老影剧院成了文物,还在用的老影剧院寥寥无几,张和尚懂的,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,

就舞台应该多高的问题,张和尚有自己的想法,

躺下,仰望四周,他突发奇想。

站着脖子累,坐下压抑。怎么办?

事实上,影剧院可以搞一些躺椅或者单人床,看累了,躺或者睡一会,像家一样。

和站着的观众一样高,可以避免观众跳上台,和坐着的观众一样高,贴近观众,但无法阻挡观众上台,这是舞台问题。前面的观众和后面的观众在一个平面上,貌似公平,其实,不公平。同心圆概念的提出,也许是一个根本解决之道。

舞台有高度是必要的,

没有高度的舞台还算舞台吗,对谁都不利,对观众不利,尤其后面的观众,对演员不利,尤其入戏深的演员。

翻身,他

爬离开观众席。

起来,弯腰,靠近舞台,绕一圈,他感慨万千。够气派,豪华。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舞台,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。

美中不足,致命的弱点就是太高。不知道设计者是怎么想的,为什么要造这么高。这么高的舞台,像悬在空中的鸟窝似的,鸟窝都很高,那是鸟的想法,为安全。鸟窝高,鸟还怕高吗?为什么不怕高,因为鸟有翅膀。鸟窝高,不利于人类黄鼠狼等偷袭者的行动,看着,吃不着,只能在树下吞口水,偷袭者望洋兴叹。

演员的想法是什么,和鸟一样吗,谁是偷袭者,谁偷袭演员。舞台这么高,连杂技演员都费劲,一般演员只能摇头,谁有翅膀,这么高对谁有利,高,就对了,艺高胆大没有错。他自言自语语无伦次。

站台下,心里痒,想上台,缺翅膀。他纳闷。刚才不是上去过了吗,怎么上不去的,是不是舞台长高了,现在怎么够不着了。

突然,一人飞过,像鸟一样,噌,稳稳地落在台上。伸手,岔开五指,扇二下,他纹丝不动。嗖,又有人飞过。演员都飞上去了,鼓乐师,飞上去了。那个胖胖的家伙呢,是不是飞上去的,不可思议,这么胖,也飞得起来。他绕舞台转了一圈,想找突破口,突然,舞台转动了,一丸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