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马恩马锦儿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6章 皇太孙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课,是朱允炆雷打不动的节目,不一定讲经史子集,不一定讲治国大略,也许是某段圣人言语,也许是朝堂动态,甚至是市井趣闻,只要是由面前的这个中年人说起来,都是值得一听的。

说起“先生”这个称呼,也是有缘由的,黄子澄不过是翰林出身,东宫伴读,如何当得起朱允炆这一句先生。那是洪武二十七年还是二十八年,朱允炆忧心边关执掌兵权的几位叔父,曾经就这问题,问过黄子澄:诸叔藩王皆有重兵,若起争端,奈何?

这个时候的朱允炆,已经将自己放在未来的天子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了,这个问题的起因,或许是燕王在御花园对他的不屑引起的,或许是他日夜所思随口而问的,不管怎么说,他没指望从黄子澄的嘴里,得到多少答案。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,君要臣死臣子不得不死,翻来覆去的,这些侍读给他将的不就是这些么?但是,那些叔父们会有这么听话么?他不想听大义,只想知道,若是真的这种事情出现,他该怎么办?

出乎他的意料的是,黄子澄却给出了他一个答案,以他的眼光见识看来,这答案已经让这个探花及第的侍读,当得他一声“先生”的称呼了。

“汉朝六国之强,结局如何,还不都是灭亡了,这顺逆之势,大小强弱相逆,古今同理也,藩王若是仅仅有护兵,无论是三卫还是六卫,也仅能自守尓,若起争端,朝廷王师一到,诸位藩王,如何能抵挡!”

言语中的意思,毫不掩饰,或许就是这一天起,黄子澄才正在被朱允炆接受,真正成为朱允炆信服、倚重的“先生”,但是,更重要的是,朱允炆心中那“削藩”的想法,也就从此牢牢扎下根来,叔强侄弱,地方强中央弱,这和汉朝又有何区别,若是叔父们不听话,哼,汉六国的下场如何,书上可写着呢!

“也好!”黄子澄点点头,颌下的几缕灰须随着他的脑袋微微摆动,太孙已经长大了,越来越有主见了,这让他颇为欣慰。

“休息一下也好,太孙事务逐渐繁多,还能坚持听老臣每日一讲,累坏了身子,那就是老臣万死也不能赎其罪了!”他笑了笑,清癯的脸上,却没有一点惶恐之意,显然平日里也是这样和朱允炆说话的,熟稔亲切,就像他和家人弟子般说话一样。

“对了,老臣昨日去齐泰那里混了一顿饭,虽然比不得东宫的味道,偶尔吃吃,也是别有一番风味,太孙若是乏了,不妨去外间走动一下,也去吃吃齐泰的白食?”他笑着说道,朱允炆不好华服好美食,这个他是知道的,以前还仅仅以为这个皇太孙只是有点馋嘴,接触久了才知道,这已经是他的嗜好了。不过,听说懿文太子身躯异于常人(好吧,就是肥胖),当年也是如此,他也就释然了。

“哦!”朱允炆眼睛微微一亮,有好东西吃,肯定比想这些令人头疼的事情要有意思的多,不过,随着他年岁的渐长,还真没有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了,这一点,他曾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