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画里画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章 带入尘世 李继写字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老祖也不多言,只把那世间当中这般这般,那般那般细陈一遍。二仙藤听得如痴如醉,不能罢休。又把那真言宣讲一遍,二仙藤听完这些,愈发不能控制:或悲,或喜,感慨嗟叹,或悲哀不已,痛哭难耐。

  二仙藤自知受了点化,灵性更通,思心已动,不能自已,遂更加恳切老祖助一臂之力。

  老祖情知到了这时候,也别无可选,遂将那老少仙藤幻化之后,各取一截,又从身披衣锦取一块那天蚕织锦,做成卷轴一副。携入袖里,复回洞天福地。

  老祖回到院中,众弟子问师傅所见所闻,老祖不曾提起路过昆仑山所历之事,只把那道德真果宣讲众弟子听,又把那卷轴给其中一个得意弟子,教他把这所听道果的真言抄与卷轴之上,便于传与后人。作为警世真言,流传于世。

  那知这徒弟听得祖师演讲入迷,卷在衣内,竟忘了抄写这一事。事后这徒弟难于交代,羞愧难当,碍于责怪,悄悄跑出院,偷偷下了山,没了影踪。

  老祖事后知道此事,却并未追究,只言“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。此事由他去吧”,也是深知,这或许就是卷轴的劫数。后来,祖师放话“由他自生自灭去吧,不再追究此事”。之后,院里没人再提起这回事。

  岁月流转,朝代更迭,不知过了多少年代,这画卷却也在人间流转,竟不知流落到谁的手中。

  让我们跟随踪迹去找寻一番。

  有座城,只因四周环山,山围而成,座于北方,因而得名北山城。这城只有两处通道,南北各有一处出口,通南的方向称为口里,通北的方向称为口外。有如此重要战略位置,故也是重要的交通要塞,往来客商聚居地。

  城的西北角紧贴卧云山,山中建有水母宫一处。水母宫依山就势,碧瓦朱门,宫前为青砖牌坊,上书“水母宫”三个金色大字。卧云山下有一股喷涌清泉,水流清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