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公主今天登基了吗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九十八章 玉面貔貅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第九十八章玉面貔貅

  说到底还是为着刘荣的事。

  小姑娘未必有铁证,所以她谁也拿捏不了,只能试探。

  可手段还是嫩了些。

  孔如勉也不出门了,思忖须臾,重新踱步回了屋中去。

  他一直都在打量赵盈,而赵盈的视线自然也没从他身上挪走半分。

  二人四目相对,孔如勉把长衫下摆一撩,往官帽椅又坐下去:“认识。”

  赵盈不接话,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,只是眼神冷冰冰的。

  孔如勉把她神情看在眼中,略想了想:“先后两次刺杀公主,也算他有胆魄了,怎么会不认识呢。”

  至此赵盈才嗤了声:“那照国公爷这个认识法,如今天下无人不识刘荣了。”

  “他这算是一战成名,无人不识不是很正常的吗?公主想从这上头撬开谁的嘴呢?”

  她谁的嘴也没打算撬开。

  没谁会不要命的认这个罪。

  满门抄斩都不算,凭昭宁帝的性子,还有她近来暴戾的名声,那是诛灭九族都不算完的。

  赵盈的目光在孔如勉身上游移许久:“奉功适才提审刘荣,从刘荣口中得知一件事,国公爷想必会感兴趣些,要听一听吗?”

  孔如勉有些拿不住她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。

  他其实并不太愿意在这件事上同赵盈有过多的交谈,更不想纠缠。

  他总有一种感觉。

  赵盈会把他拖向深渊。

  这些日子以来,司隶院的事虽然多,刘荣被抓捕归案也有日子,但没听说赵盈请了谁到司隶院来问话的。

  他应该算是……第一个。

  很显然,即便赵盈手上没有真凭实据,可此时此刻,她是盯上了肃国公府的。

  可是孔家什么都没干,她又凭什么先盯上肃国公府呢?

  就算是为她亲弟弟铺路,也不至于这样急切。

  党争,夺嫡,这从来是君王最忌讳的。

  她住在燕王府,身边有赵承衍提点指教,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,就冒冒失失的入朝为官。

  于是孔如勉索性又坐定住:“愿闻其详。”

  赵盈唇角不动声色往上勾了一勾:“刘荣手上有一块玉佩,买凶杀人的主顾留给他的,他说,那块玉佩上是刻有族徽的,他走南闯北这么些年,也算是见多识广,是以一眼认得出那是谁家族徽,所以才敢接下我的这桩生意。”

  她声音戛然而止,能清楚的看见孔如勉瞳仁微缩:“我从前见过孔氏族徽,只是一直都不明白,那是什么寓意。左边像是个人,又像是一把长矛,右边嘛……我年少时觉得新奇,甚至研究过好久,可不单是我,薛小侯爷也看不出那是什么东西。”

  她低眸浅笑:“我们后来还开玩笑,总不能是一个人提了个奇形怪状的灯笼。”

  孔如勉哪里还听不出她的言外之意,登时面色铁青:“公主言下之意,刘荣口中所说带着族徽的玉佩,出自我孔家了?”

  赵盈便欸了一声:“我可没这么说,只是说起这族徽,突然想起来罢了。今日又碰巧见国公爷,随口一问。”

  其实族徽这种东西,自上古时期流传至今,究竟是何寓意,真没那么重要的。

  那更像是一种标志,一种寄托。

  却与今人全无关系。

  似他们这样的世家高门,出门在外,就连马车上都会刻上族徽。

  目的是给人一眼看得出,这是谁家的马车,轻易不敢上前来招惹。

  那真的也只是身份的象征罢了。

  孔如勉没理会赵盈那些听起来没头没脑的话,只是又追问了一次:“所以公主是东拉一句,西扯一箩筐,想试着能不能从我这儿套出什么话来?”

  “能套出来吗?”

  赵盈扬声反问:“如果国公爷是问心无愧的,如果国公府是干净清白的,你孔家既与买凶刺杀一案无关,更不识刘荣何许人也,我又能从国公爷口中套出什么话呢?”

  孔如勉冷笑:“但我瞧,公主便正是这样的用心。”

  他面皮紧绷着,一派肃然:“如果我没猜错的话,刘荣告诉公主的那块带着族徽的玉佩,族徽便正是我孔氏族徽吧?”

 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