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我真是大昏君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四十九章 青岛开埠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官府当然也知道这一点,夯土平基、官舍仓库等等,也大招辽民,以飞快的速度进行着建设。

  而大批辽民被官府迁徒至此,也将在此安家落户。土地暂时没有,但他们将成为青岛的第一批市民,以后从事的主要也不再是农业。

  商埠一开,南来的北往的人流还能少了。吃穿住行,各行各业,都将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发展。

  有膀子力气的,最容易找的活儿就在码头;会裁衣缝补的,开店或摆摊,也能挣个温饱;铁匠、木匠、瓦匠等等,也不愁没口饭吃。

  这么多营生,不愁没得选。不会呀,那你赶紧学呗!有种地的力气,干别的工作难嘛?

  一排高大宽敞的房屋正在建筑中,而在已经建好的一座二层楼内,几十个商人会聚,正在商议着重要事务。

  “列位,诸位,这些章程都看过了吧,有啥建议就讲出来。”

  通州商会会长吴大章把胖手在桌上拍了拍,脸上的优越感毫不掩饰,“等到上报朝廷定下来,再说三道四可就晚了。”

  所谓的章程,有些类似于后世商品交易所的规章制度。

  读起来比较粗略,但主要的几点都包括进去了。比如交易所会员制,定约和履约的押金如何交付和退还,以及商品的价格标示和交易等等。

  不用说,这又是朱由校搞出来的东东。

  提供有秩序的交易场所,提供公开的交易价格和统一的交易规则,通过规则来实现信息通畅、价格公平、买卖公平。

  最终的目的嘛,当然是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,以便收取更多的税金。

  而对商人来说,把货物运来,尽快变成真金白银,自然是最要紧的事情。

  如果商货不好出手,就得在旅馆客店住下去。而货栈里存货要花钱,吃喝住行也要花钱,更不说资金周转不了,影响下一笔生意了。

  若是贩运货物来到交易所,不必再去四处打听找买家,只要把自己的货物品种和价格标示出来,有意的买家自然会来洽谈交易。

  如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