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我真是大昏君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八十五章 无题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升米恩、斗米仇,可不敢一下子就把工资定得太高。

  关键是以前根本没有啥工资的说法,现在每月给五钱,已经让宫人喜出望外,高呼“皇恩浩荡”了。

  况且,朱由校还给补发,从自己算起,等于是一下子发两年的薪水。

  于是,张裕儿有钱了,十二两银子啊,可把这丫头乐坏了,也愁坏了。

  银子在手里,可暂时没地方花呀!你不能天天把全部家当揣身上吧,那样也太不方便了。

  愁了两天,张裕儿终于想到了好办法,也找到了一个好地方,那就是把银子藏在床底下。

  想好就干,趁着皇爷没回来,趁着其他宫人不在,这丫头就开始行动了。

  朱由校摇了摇头,不过十二两银子,看把这丫头宝贝的。

  “满脑袋灰网,赶紧收拾收拾。”朱由校转身进了内间,拿了几份奏疏出来,又去了御书房。

  刚在御书房坐定,王体乾便捧着个匣子呈上,禀报道:“皇爷,这是今早镇抚司送来的。”

  朱由校点了点头,查看了一下匣子的封条,这才打开,拿出里面的密报看了起来。

  第一份是关于兵部尚书张鹤鸣的,自请行边却逗留缓行。据锦衣卫估测,没有十天半个月,张大尚书还到不了山海关。

  哼,朱由校冷笑一声,将密报收起。不用半个月,张鹤鸣就将被罢职,倒也不用答理这个怂货草包。

  第二份密报则是从东江军那边发过来的,乃是攻取黄骨堡后。主要介绍东江军作战的经过,以及杀伤敌人的数量。

  朱由校看过之后,思索了一会儿,再收起密报。

  从密报上看,东江军虽是初建,但士气甚高。战力嘛,随着训练加强,装备增加,应该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。

  这让朱由校更坚定了东江开镇的决心,也对自己分析的“辽人可不可用”,更多了几分感悟。

  第三份密报是锦衣卫从顺天府通州传来的,对已经罢职的原漕运总督李三才基本调查完毕。

  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