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梦绕大唐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十章只有两百贯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慈恩寺建塔李治着户部拨付铜钱五百贯,和玄奘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。

  五百贯,别说三十丈的高塔,二十丈都不可能,最多也就能盖起一座五层高的砖石之塔。

  当恩旨下到门下省审核的时候长孙无忌整个人都是蒙的,区区五百贯也值得陛下下旨?虽然对李治的小气有些不屑,但是皇帝节俭是好事,大笔一挥,恩旨就到了尚书省,很快就下发到了户部,到了高季辅的手里。

  作为大唐的大管家之一,高季辅是骄傲的,作为户部尚书,他又是小气的。每个朝代的户部尚书好像都有一个通病,即使国库再有钱,在户部尚书的口中,都被会描述成钱库吃紧,捉襟见肘。有人来要钱他们都会自然而然的说出没钱这两个字来。

  经过太宗皇帝几十年的辛勤治理,大唐国力强盛,户部钱财盈余甚多,大唐以前所有的户部尚书,都没有他高季辅掌握的铜钱多。

  可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户部尚书,他要时刻为这个庞大的帝国留有足够的钱粮。大唐疆域辽阔,四方蛮夷虽皆言臣服,但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只要稍微懈怠,这些虎狼之族就会蠢蠢欲动。突厥、南诏、吐蕃、高丽、回纥、靺鞨,甚至还有西域的大食,对我大唐无不垂涎三尺。

  为帝国稳固,只要这些地方稍有异动,我大唐天军就会碾压过去,砍下敌人的头颅,使怀虎狼之心者不敢窥视中原。

  这些都需要无数的钱粮支撑。崔敦礼侃侃而谈,言曰兵部的武器、战马、粮草,可为大军提供最可靠的支撑。笑话!这些还不是拿着户部的钱置办的?要不是我把钱袋子捂着,你以为大唐会有这么多铜钱让你崔敦礼这般奢豪?

  一架八牛弩需耗费铜钱一百二十贯,一匹战马每年需耗费铜钱九十六贯,一副最轻的软甲,耗费铜钱十二贯,一张三担弓需耗费铜钱十贯,一柄长矛耗费铜钱五贯,制式的横刀耗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