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重生成了吴应熊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天之灵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大劳山地区的形势骤然严峻起来,为了避免与清军遭遇,齐良只得令各分散的分队重新聚集,为了避免被清军围歼,昆明卫不敢在一个地方长呆,他们不停地变换宿营地点。

  黑夜中遇到一队人马,部队迅速隐蔽起来,对方也没了动静,应该也发现了己方,张景山跑在队伍最前头观察片刻后吩咐:“发出暗号!”

  一名小旗令抱起一块大石头往山谷下扔去,石头滚落的声音在黑夜里传荡,绵长而恐怖,对方没有回应,接着他又连续扔了两块大石。不久,对方不间断地响起三块滚石声,小旗令跑上来,惊喜禀报:“张参军!是自己人!”

  张景山早已知道,命令:“派出两人去接洽!”

  两个兵卒一前一后相距二三十米走过去,前面一人负责具体接洽,后面一人负责传递信息,若是前者有异况,后者即马上折身返回。昆明卫分散活动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接头方法,若是自己人对方也应该与他们一样派出两人才对。果然前面出现两人,一番确认之后,双方均向己方发出友好信号,小旗令又惊喜跑上禀报:“张参军!是自己人,已完全确认了。”

  张景山吩咐:“派人下去迎接!”他则转身向后,匆匆跑至齐良跟前,兴奋禀报:“世子!鲁指挥回来了!”鲁辉湘独领一支分队游击,他们分队是最后一支回归的分队。

  齐良霍地站起:“去看看!”

  走出不远,一个槐梧的身影奔上前,躬身:“卑职参见世子!”

  齐良微笑:“鲁指挥辛苦了!”三人找一个地方坐下,齐良问:“鲁指挥!你那个方向情况怎样?”

  鲁辉湘严峻道:“发现有清军,估摸有二三千人!”

  张景山叹息:“已得的消息,大劳山七个方向有清军进山,每个方向有二到三千人,他们从山脚步步向上向内紧逼,已慢慢把我们逼入大劳山深处了!”

  鲁辉湘恨道:“好歹毒!”

  张景山道:“我们的活动范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,迟早会与清军遭遇!”

  齐良出神道:“我们必须跳出清军的包围圈!”

  鲁辉湘道:“清军有七路之多,且大劳山处处是悬崖峭壁,能通行的路并不多,若是想从清军的缝隙中偷过恐怕很难!”

  齐良道:“歼灭一路清军自然能跳出清军包围圈!”

  鲁辉湘苦笑:“每路清军俱有二到三千人,皆强于我军,我军怎么与之对战?”

  齐良道:“鲁指挥所说的只是清军人数多于我军,并非战力强于我军,我军何惧之有?再则,只要考虑周详,计划适当,我军利用地理地形优势,未尝不能成功歼灭一路清军!”

  张景山赞道:“世子所言在理,其实,清军此番上山进剿说不定对我们还是一件好事呢!”

  鲁辉湘问:“何以见得?”

  张景山道:“清军进山了,外围兵力自然少了。想想清军围困大劳山的军队不过三万人,现在有七路清军进山,每路清军至少二到三千人,合计约一万五千至二万人,那么外围防备的仅剩一万余人矣,此必然防备疏漏,破绽百出,这不正是我们突出去的好机会吗?”

  鲁辉湘频频点头,又忧虑道:“只是我们得能跳出大劳山才行啊?”

  齐良听罢也大为心动,旋又一想,事情可能并非如此简单,清军为何突然要进山清剿了?是因为己方的游击战戳痛了清军吗?或是己方援军已到?又或是清军急着想要实施下一步的战略行动了?

  见齐良闷不作声,张景山问:“世子可是有什么想法?”

  齐良道:“两位可想过清军的骑兵部队没有?”

  如当头棒喝,鲁辉湘与张景山惊魂,是啊,清军采取如此大的行动,其骑兵部队不可能不运作起来。

  张景山赶忙检讨:“卑职考虑欠妥,请世子恕罪!”

  齐良摇头:“景山虽考虑欠周详,但其想法非不可实施,只要我们考虑好应对之策即可。”

  张景山眉扬:“世子是说卑职的想法可行?”

  齐良点头:“当然!这是难得的机会,我们怎么也得搏一搏冲出清军包围圈!”

  张景山问:“世子!我们该怎么做?”

  齐良道:“最关键的还是情报!只要情报准确,一切迎刃而解!”

  张景山点头:“明白!”

  齐良吩咐:“这几天让将士们吃好喝好,我们准备大的行动——歼灭一路清军!”

  这几天天下起了小雨,天气糟糕至极,大劳山夹皮沟,明明是白天,山谷里却阴暗如夜。

  第四路清军已在大劳山中转悠了五天,连个吴军影子都未看见,他们疲惫、困乏、直想离开这永远爬不完的山。这该死的小雨让他们衣甲鞋发全湿透了,难受的不行。而这湿滑而陡峭的山路,走一步滑一步,徒步行走都困难,他们还得背负着口粮、武器、炊具、旌旗,身心双重折磨,苦不堪言。

  此时此刻,山路上死一般寂静,没有兽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