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红歌的力量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章 《义勇军进行曲》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近代中国,昏睡百年。江山失色,国土沦丧。自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给中国人民送来了红色的思想,红色的火种。从此,在中国大地上,红色的思想掀起了红色的风暴,留下了红色的记忆。红色的火种化做了红色的旗海,创造了红色的历史。

今天,每当我们唱起当年那一首首壮怀激烈、慷慨激昂的革命历史歌曲,仿佛人们又重新回到那轰轰烈烈的年代,历史的烟云仿佛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再次扑面而来。

《义勇军进行曲》

——不做亡国奴的怒吼

《义勇军进行曲》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,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,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,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,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。词曲所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、深沉的历史感和动人的心魄的艺术力量,在中国人民争取自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了巨大的、不可估量的鼓舞作用。郭沫若称赞《义勇军进行曲》:“闻其声者,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,庄然而宏志士之气,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”,成为“中国革命之号角,人民解放之鼙鼓也”。

(一)

1931年的“九-一八”事变,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。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,到了危险的时候。面对东北三省的沦陷和蒋介石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政策,“不作亡国奴”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。

“九-一八”事变后,上海、北平等大城市的爱国民众先后举行大规模集会,抵制日货,组织反日罢工,要求国民政府抗日救国,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掀起。

伴随抗日救亡呼声的不断高涨,文学艺术家们开始用歌曲的形式唤醒民众,宣传抗日,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悄然崛起。这一时期,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抗日救亡歌曲,这些歌曲悲壮雄劲、感人至深,后来都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军歌,其中一些歌曲一直在我军中传唱,成为我军传统歌曲。

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、聂耳,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,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不朽的篇章。

《义勇军进行曲》诞生于1935年,是电影《风云儿女》的主题歌。

1934年,上海“电通”公司向田汉征稿,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,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《凤凰的再生》的文学剧本和一首主题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歌词时,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。

“电通”公司为了尽快开拍,决定请孙师毅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。孙师毅征得田汉同意,把影片改名为《风云儿女》。

当时,聂耳得知影片《风云儿女》有首主题歌要写,主动向孙师毅要求,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。歌词是田汉在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