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梅云陈晓红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章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每每想到在此处受的苦楚,父亲巴不得有什么理由离开这个伤心地。

现在终于有人来相认了,终于能认祖归宗了,实在没有不回去的理由。

于是,在一个凉风的秋天,父亲不顾全村人的留恋与劝说,执意要走,也许他实在不想再呆这里了,这里给了他太多的伤心与痛苦。父母亲什么也没带,把家底都留给了奶奶,只用推车推着我和弟弟还有两床被子和一个锅五双碗筷,还有一小袋粮食,我们就这样上路了,全村人都流着泪送出了村头跟出了河滩,毕竟这些年父亲当队长对村民都很好,村里人都很团结,都愿跟着父亲干,所以父亲这一走他们有多么的不舍,有几个大爷叔叔和爷爷辈的都跟出去好远,在父亲再三劝说下,才恋恋不舍的离开。

那位村里辈份高的爷爷几次紧握着父亲的手,几次眼里含着泪,几次掏心的叮嘱着:“广同,在那里不好就赶紧回来,这里的队长会一直给你留着的,大家都等着你回来领着大伙干”

“还是别走了,只要你不走,你要求什么条件,村里都答应的”一位村里管事的也不舍的劝父亲。

“我知道大伙都对我好,队长就别给我留了,让广先当吧,他会领着大伙干好的,我决定了的,就不会改变了,希望你们都能理解我”父亲紧皱着眉头,既不舍又坚决的说:“你们快回去吧,这出来很远了,我会经常回来的。”

“那你要常回来啊,婶子(奶奶)还在这里呢”

“嗯,我知道,我会常回来看大家的,快回去吧”父亲带着我们往前走去

很远了还听到喊声:“那里不好就赶紧回来啊,队长还是你的......”。

都说狗通人气,还真是如此,我家那条大黄狗,好像知道主人要搬家似的,我们全家一出动,虽然没人喊它,它却一步不离的摇着尾巴跟着,一路上在前面小跑着,跑一段路回头见离我们远了,便乖乖的坐路边等着我们,等我们赶到了,它就对大家摇摇尾巴,把每个人闻一遍,像是打招呼似的,然后就又向前跑去,有时到了路口或有岔路时,也都会静静的坐那里等着,等我们赶到,看我们向哪边走,它就又摇着尾巴快乐的朝哪个方向小跑而去。只有狗狗简单,只要是跟随着主人,去哪里它也愿意。

走了近两个小时的路,已是近中午了。曲曲折折的从一个小山村拐进了另一个山村,我们下了个大崖头道,过了条小河,对面村庄的崖头下,父亲的堂兄一家早在那等着了。这里的大爷大娘抱起了梅云和弟弟,比哥哥还大几岁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给父亲拉着推车,大家虽然首次见面,有些拘谨,但却又像见了久违的亲人一样,有点隐隐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亲密,顺着弯曲的土路爬上了那个大崖头,才真正到了父亲的老家。除了主街两边是院大门外,都是错落无序的老式院落。

大爷一家领着我们拐进了一个不算大的院子,是一个有三间北屋,两间很旧的东屋,还有西边两小间草棚和一间半敞的厕所。

我们被安排进了东屋,因为北屋大爷一家住着。

这东屋很是古老,一进门就是低洼的起伏不平的土地,冲门口是一张旧三抽桌和两把椅子,北面靠墙是一个大炕,东西摆放着,大炕西头边也放着一张小长条桌,桌上放着一把旧的退了色的小圆镜和一把木头梳子,还有一个煤油瓶。桌子靠着的西面墙上是屋子唯一一个很小的木头小框窗户。透进微弱的光。别的就什么没有了。

母亲一看很失落,悄悄问父亲:“去找咱们回来时,不是说给咱们住好房子,管我们吃住的吗?怎么这个样子呢?”“等等看看再说”也许父亲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冷清。

父亲把被子放上炕,锅碗放桌子上,我们没站一会,大爷家大哥就过来叫去北屋吃饭。那个经常去那里卖豆腐的二大爷也来了,进北屋里也是没什么家具,门后是个大水缸,进门冲着北墙有张大的老式的三抽桌,上面摆着几个炒菜,下面有张小桌也放了几个菜,小桌转圈放了好几个小马扎,东墙下一个大炕,西边墙下和北墙下各是一个大宽炕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