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吞明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0155 春耕仪式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的就是古代出火烧荒仪式。由火正把妥善保存了一冬的火种引到野外,点燃烧荒的第一把火!到了秋季,大火昏见之后,还要举行“纳火”的仪式,就是把火种收藏起来。

历朝历代的天子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。立春日迎春,祈求丰收,是上到天子下到庶民,都必须参加的一项活动。迎春过后,古代的君王还会率百官出宫,亲自到他的“一亩三分地”耕地松土,以示重农劝稼,祈盼丰年。皇帝春耕,被称之为“亲耕”。

据《宛署杂记》记载,大明王朝的皇帝曾“圣驾躬耕籍田于地坛”。当时得到皇帝某月某日要亲耕的指令后,顺天府管辖下的宛平、大兴两县,于大典前一个月开始筹备各事项。

首先先去寻得数十名德高望重有经验丰富的老农进行礼仪培训,并同时备齐耕牛及相关的农具。

同时为显示隆重和正式,到正式庆典那天,教坊司的“优人”们还得装扮成风、雷、雨、土地诸位神仙,另有儿童装扮成农夫农妇模样,高唱庆祝天下太平的颂歌。其他民众则手执农具排列两侧,静候圣驾光临。皇帝左手执黄龙绒鞭,右手执金龙犁亲自耕田时,前面会有两名“导驾官”牵牛,还有两名老农协助扶犁,往返三个来回,圣驾亲耕礼就算完成了。

能够荣幸地协助皇帝完成亲耕工作的老农和小孩等,都会有好处得。比如在场的民众每人都会得到皇帝赏赐的两个馒头和二斤肉。在皇帝起驾回宫时,众人拿着农具簇拥其后,走到午门止,老农每人还可得两匹布,其他人等得一匹。顺天府官员记录那次皇帝春耕总共花费白银89.5两,这些银两由宛平、大兴两县财政支出。

刘佩就亲身参加了这次春耕仪式。即墨的县令早就派出差役到县城城隍庙旁的荒地上搭建了一个茅草“官厂”。等春播仪式那天,由锣鼓班子开道,一路吹吹打打的前行。县令跟随在后。而差役们则抬着纸扎的牛和犁,从县衙直接行进到“官厂”。士绅地主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