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山寺杏花之寻亲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十章 秋收(一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不过,其实叶枫和千言都没必要为叶氏和陈继兴担心。

  不同于千言去老宅送卤肉的不快,陈继兴见了俩个贪婪的嫂嫂的沉默不语,叶氏其实挺乐观的。

  在叶氏看来,亲戚间互相蹭个饭也没什么,何况今天这卤肉还是免费得的。至于这饺子,总共不过一斤多肉,费的主要还是白面。

  且家里又不是成日这样吃,黄氏和朱氏这样的行为,一年中也是很少发生的,倒是没必要跟她俩置气。

  最重要的是,她觉得朱氏上次说得对,自己不用在刘老太太跟前日日伺候着,这两碗饺子,三包卤肉,或者说一年中被她俩揩的油,权当是分家要付出的代价好了。

  这样想来,她不亏。

  其实叶氏想得也对,对于这个家来说,改善伙食也就仅仅是中午那一顿饭罢了。眼前的经济状况根本不允许他们顿顿都吃白面的。

  至于剩下的白面,是要和着粗面一起吃,或者留下来等过年时再吃。

  到了晚上,除了中午陈继兴和叶氏对饮省下来的卤肉,一家人平日里怎么吃,还是照旧,连粥都不敢喝的太稠。

  但是,自从中午吃了一顿白面饺子后,叶枫却实在是不愿意吃高粱面了。倒不是他矫情,而是粗面带来的那种粗粝的口感,他甚至觉得有些难以下咽。

  不过他也不敢说出来,人家千言一姑娘都吃得好好的,到了他这里怎么就难以下咽了?

  所以,对于他来说,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赚银子。

  等以后有银子了,他希望能够顿顿吃饺子,顿顿吃白面,吃到腻为止。

  陶盆里倒是还有叶氏腌上的几斤肉。

  不过,这是接下来这段时间拿来改善伙食、增强体力的。因为,马上全家都会很累,得吃点好的才能有体力。

  秋收,马上就要开始了。

  一般来说,秋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丰收时刻,维持的时间不会太短。所以,大多数人家都愿意秋收前吃得差一些,把好吃的顶饿的食物留着秋收期间吃。

  而等到打下粮食,交了租子,剩下的就可以酌情改善一下伙食了。

  对于叶枫来说,这段时间整体来说心情是不错的。

  首先是后院里的那棵红果树越长越好。

  经过这段时间的精心培育,定期浇水施肥,掌控土质,红果树不仅成功地存活了下来,而且就在前几天已经开出了白色的小花。

  翠绿的枝叶,配上米白色的小花,怎么看怎么可爱。及至走近,闻起来还有淡淡的花香。

  令人意外的是,这香味有点类似于橘花的味道,闻起来令人感觉到非常舒服。

  而且这红果树的习性和杜鹃是一样的,因此,倒也不用叶枫重新去配土,将就着用就行。

  叶枫是打算多种一些杜鹃的,所以家里的营养土并不少。

  经过叶枫耐心而专业的修剪,这棵红果树再也不似刚挖回来时那般蓬松而散乱了,渐渐地露出了应有的美态。

  黝黑而粗大的枝干,整体呈现出六十度左右的角度,旋转着向上,足有近一米高。叶枫把枝干上不断冒出来的小枝叶全部清理了,只剩下顶端如伞盖般的枝叶繁茂。

  白色的小花过段时间就要凋谢,结出红艳艳的果实来。

  原本这花也不是重点,红果树本就是观果的植物。叶枫已经开始期待“花退残白红果小”的情景了。

  另一件开心的事情就是根据时间推算,那四个大大的竹筐里种着的长生果也快成熟了。在现代,一般来说,花生从播种到丰收不会超过四个月的时间。

  可这四个竹筐里的花生,却一直不肯成熟,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还在继续生长着。也就是说,成熟还要一段时间。

  这比叶枫推算的成熟时间,足足晚了一个月。

  眼下,这些花生的叶子依旧翠绿翠绿的,看样子,还要一段时间才行。不过这也不是问题,估计等家里的玉米、红薯、高粱以及土豆丰收之后,就差不多该成熟了。

  要是搁在现代,要判断这些花生是否成熟了,方法很简单,直接拔一株出来看看、尝尝也就明白了。

  但是现在种子太少,十分珍贵,不能冒险。

  若是熟了倒是没什么,直接晒干留作种就是了。但要是没熟,岂不是白白浪费了。

  叶枫带领陈家村发家致富的法子里,这花生可是占了很大的比例。饶是这样,他也需要经过两三年的积累,才能得到足够的种子。

  想了想,叶枫觉得应该是现代的化肥有变相催熟的作用,所以花生的种植期相对更短。

  再有就是农业学者们的努力,经过千年的进化和对种子的不断改进,花生的种性发生了改变。变得更加耐旱,收成更高。

  第三件事,自然就是家里的秋收马上就要开始了。

  全家人忙活了大半年,叶氏和陈继兴更是留下了无数的汗水,终于到了丰收的时刻了。

  不止叶氏家,整个陈家村都是如此。

  现在,家家户户都准备着秋收,大伙早早就准备好了竹筐、竹席等农具。

  毕竟,秋收一样是与老天赛跑。

  这个季节收上来的粮食,除了土豆和红薯之类的可以藏在地窖里,其余的几乎都需要先脱粒,再晒干,然后才能入仓。

  而现在的天气算是夏天的尾巴了,若是不抓紧时间脱粒,暴晒,等入了秋,太阳一天不如一天,那就麻烦了。

  再者,要是遇上那绵雨天,那就是真的完了。

  就拿玉米来说,若是脱粒后的玉米不能及时晒干,那么是会变黑甚至发霉的。

  而若是这样,不仅交不了租子,更是卖不了好价钱,那么交赋税也会成问题。

  所以,秋收时节,哪怕是半个的小子都会被大人哄着骗着带进地里,能帮着做一点算一点。城里的书院也会放上大约七八天的假,督促农村学子回家帮忙。

  为的,就是要赶在天气凉起来将该晒的粮食晒干了,这才能彻底放心。要不然,到了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,就等着饿肚子吧。

  这一日,叶氏全家上下包括千言都起了个大早,也不知道是何时辰,反正天依旧是黑黑的。经过半年的调整,叶枫在无名寺形成的生物钟已经彻底被打乱了。

  叶氏早早地就起来做好了早饭,连猪食都准备好了,盛在木桶里凉着。

  早饭是白面馍,还有一小碗混着菘菜炒的肥肉,以及家里的必备菜色,咸菜。吃完早饭,陈继兴和叶氏趁着天刚蒙蒙亮天气凉快,下地收玉米去了。

  叶枫和千言也没闲着,两人分好工,一个喂猪,一个喂鸡鸭,快速地做着家务。

  千言喂鸡的时候还捡了几个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