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山寺杏花之寻亲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章 异象生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
陈二牛的家在陈家村的西头。
村民都知道,他家院子里有一棵年代相当久远的杏树。至于大小嘛,得要几个成年汉子牵手起来才能合抱。
这棵杏树饱经沧桑,黢黑的树干上有好些干瘪的树洞,像是它经历了多年岁月的最好见证。
这树斜斜地冲向天,整体状态十分好,每年都能开出一大树令人惊艳的花朵来。自然,结出的杏子也是又大又甜的,每年都有许多人来这里讨。
刚到一月的前几天,二牛的娘子杨氏便觉得今年的杏花花苞较之往年更大更饱满,且早早的便有了开花的迹象。于是,晚上睡觉的时候便有些好奇地对二牛说了。
不过陈二牛也没在意,不就是杏树开花么,哪年不开的?他一个大男人,向来是不关心这些事的。
见大家都不在意,杨氏也便觉得是自己想多了,便不再去关注这些花。
谁知,这些花骨朵越变越大,终于在一月五日这夜便全部盛放,开出来一树洁白漂亮的杏花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这些杏花开的有些耀眼,也有些招摇。
还有些,诡异。
所以,这日早起的时候,杨氏打着哈欠正准备做饭,结果就被眼前的一树带着暗香的洁白杏花惊得合不拢嘴。
这才一月啊,这花怎么就开了?
她也嫁过来十多年了,却从未见过这花开得这样早。往些年都是三月初才会开的这样齐整的,最早也要二月底,反正这树是从未这样过的。
吃过早饭,杨氏便开始到处吹嘘这件事,惹得前来二牛家看杏花的村民一阵纳罕,且都是惊呼。要说这花开得也太齐整了些,竟是比往年还要好看。
查五婶和其有相同爱好的黄氏更是将这件事吹嘘的神乎其神,且她还有自己的目的,所以说起来都是十分神秘的口吻:“我娘家的刘大婶家也有棵积古的桃树,有一年冬日里便开花了。结果,你猜怎么着?”
“怎么了?”黄氏和其他几个妇人都十分紧张地问道。对于这种怪力乱神的事,她们最是感兴趣。且现在陈家村的杏花也开了,她们便更加在意。
黄氏便笑道:“看把你们紧张的,是好事!她儿子当年便通过了科举考试,当上举人老爷了!”
闻言,几人都松了口气,抚着胸口道:“吓死我了。这样就好,这样就好,说明咱们村子马上就要出头了。”
这个故事本身是真的,的确有其人其事。
但是,查五婶那日不小心听到了叶氏和陈继发的对话,自然知道村民们所期盼的事已经黄了。
所以,她一方面庆幸自己没交那五十文钱,一方面又想让陈继发下不了台。
村民们的希望越大,那么就越会被这个现实所打击到。到时候陈继发恐怕是不得不将收上去的银子退回给大家。这样一来,无异于剜他的肉。
就这样,在查五婶的有心传播下,在黄氏和杨氏几个大喇叭婆娘的吹嘘下,她们将河边、田间地头以及井边都当作了她们的战场。
而这些地方,是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最爱出入的场所。
一来二去,不出半天,整个陈家村便都知道了这件事,一方面,前来二牛家看花的村民络绎不绝。另一方面,今年不同于往年的说法渐渐流行了起来。
而这树杏花,则是为“今年不同往年的”的说法更是增添了一分神秘感和佐证。
就这样,不出几日,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,这是天降异象,说不定是老天在暗示什么。
当然,也有人不以为意,觉得这不过是巧合罢了。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便记得,天气如这般提前暖和起来的事,早些年也曾发生过。
至于那棵杏树,毕竟开花的只是这一树罢了,村子里其他的杏树都按兵不动着呢。
要是全村的杏花都开了,那才能叫做异象。
但是,听到这个消息后,叶氏却是心里一喜,赶忙去了二牛家实地查看情况。
她知道,陈继兴的机会来了。
饶是有心理准备,看到满树的杏花时,叶氏还是吃了一惊。要说这棵杏树绝对是村子里树龄最老的杏树了,就算是要提前开花也是那些状态更好的树。
这样一来,这不是神迹是什么?
又想到村里的那个与早开的桃花联系在一起的举人老爷的传言,又或者,她的千帆下次科举定会高中?
想到这里,不知道真相的叶氏一阵开心,有意无意地便偏向了这是天降异象的说法。
村民们一听,更加信了,村长夫人都这样说了,那还有假?这些年,由于陈继发是村长的缘故,加之陈千帆早早就中了秀才,这无形中让叶氏说的话更加有信服力。
一回到家,叶氏便兴奋地和陈继发说了这事。听完叶氏的唠叨,陈继发觉得这杏花的早早开放的确是一个大好的时机,可是,具体如何入手,他还是有些迷茫。
直到到了二月十五这夜。
这一夜,月光极盛,照得整个陈家村仿佛白昼。
这种亮度到了什么程度呢?
月上中天的时候,一些夜行的人就着这月光赶路,竟也仿如日间。哪怕是在林间行走,透过茂密的树叶缝隙渗下来的月光也能照亮前行的路,连路上的石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。
甚至,有那眼神好的人,在月光下穿针引线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。
提前暖和起来的天气,提前盛开的杏花,亮到不可思议的月光……越是这样,村民们便越是嘀咕,这样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征兆呢。
如果是,到底是好还是坏?
于是,自发地,村民们便自动地分成了两派。
乐观的人认为这是吉兆,预示着今年的大丰收,毕竟腊月里可是连着下了好几天的大雪,而且立春之后雨水也如期而至。
这样的年头,怎么看都是好的。
悲观的人则认为这是不祥之兆,毕竟世世代代居住在陈家村也没谁见过什么暖冬。就算是上了年纪的人说之前有过这样的天气,但不是说那一年恰恰是天旱导致很多人家粮食歉收吗?
还有就是二牛家那棵杏树不到二月就提前开花,更像是铁证一般的预兆。前辈们就曾经说过,竹子开花预示着生命的尽头以及旱灾。
虽然不知道杏树提前开花预示着什么,但总归应该不会是什么好事。
这些议论自然逃不过一直准备着的陈继发的耳目。
听着村民们截然不同而又信誓旦旦的议论,陈继发俩口子也是有些坐不住了,且这亮如白昼的月光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