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大国戏子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036 偷闲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腔的“规范”来选择适当的唱腔、板式加以灵活运用,任何“规范”都有一定的“变化幅度”,戏曲可以进行不同的加工、改造,形成不同的特色、音调与韵味。

  唱戏需要苦练,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才能练出个角儿,练的多了自然记忆深刻,梅长青脑子里就有不少前世记下的本子,他琢磨半晌,便铺纸研磨,动笔写起词儿来。

  “《西厢记》:夫主京师寿命终,母子孀孤途路穷——”

  《西厢记》是前世戏曲经典剧目之一,依照元人王实甫的杂剧《西厢记》改编而来,讲述了书生张生,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,发生爱情的故事,戏词典雅清丽,故事跌宕起伏,有崔夫人嫌张贫寒而赖婚,有侍婢红娘撮合莺莺夜奔西厢探慰张生,有棒打鸳鸯,有书生赶考,悲喜欢乐俱全,很契合眼下这世道。

  一个白天,梅长青卖头写戏,写完词儿普上曲子,出门已是日落傍晚,梅长青立在楼廊上伸了个懒腰,晚娘带着小丫头在底下收晾衣衫,听着楼上动静,抬头见是梅长青出门了,便让小丫头去后厨温饭。

  “九儿,饭菜好了,你且先下楼用膳。”

  梅长青摸了下肚子,想起半天米粒未进,尽灌了些茶水,也觉着腹中有些空饿,便快步下楼去了膳房。

  晚娘一边替他碗里添饭,一边嘴里念叨,“平日里读书要张弛有度,不要整天埋在书房里,得空就去外面转转,听说钱塘的西湖景色极美,瑾儿与小乙也没看过,你明日带他们去看看也好。”

  小丫头也坐一旁欢喜的点头,嚷嚷道,“就是,就是,上次老爷就带环儿她们去过,听她回来说,西湖可漂亮了,不过她们去的那时天还暖,眼下已是寒冬了,也不知道还会不会那么好看。”

  梅长青放下筷子,微笑道,“师娘不想一起去看看吗?”

  晚娘见他事事都想着自己,心里头高兴,柔声道,“来了钱塘,总是要去看看西湖的,不过相比于冬日萧瑟的景色,师娘还是喜欢夏秋时的郁郁葱葱,再者师娘眼下身子还有些不大利索,就先不陪你们去了,待来年天暖后,你再陪师娘去。”

  “好,那等来年天暖了我再陪您去。”

  对于晚娘的的要求,梅长青大抵永远都不懂拒绝。

  小丫头捏着衣袖纠结了下,便道,“那瑾儿也不去了,还是在园子里陪主母,来年再去好了。”

  瑾儿到底还是个心思单纯的小丫头,嘴上这么说,脸上却写满了遗憾,难得的是她有这份心意,这就足够让晚年疼爱她了。

  晚娘宠溺的捏了捏她还挂着婴儿肥的小俏脸,“妾身还没老的走不动路,不用时刻陪着,你就陪九儿去游西湖好了,”

  小丫头害羞的依偎着晚娘,娘两又凑在一起窃窃私语。

  夜里戏罢关门,梅长青将写好的《西厢记》交给李庆之,“大师兄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