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大国戏子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008 作诗者,汴州梅长青(求投资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下的,就只有那二十多条死有余辜的亡魂,乱世人命如草芥,谁在乎呢?

  乘船过了漯河,众人这才松了口气,晚娘三人商议了一番后,决定沿官道直下淮南,自扬州乘船,走水路直达钱塘。

  前隋太宗皇帝有很重的南方文化情结,更具体点来说,也可称之为““江都情结”,一条贯穿南北的“京杭大运河”,稳固了对南北统治的同时,也让大隋朝廷赚的盆满钵盈,太宗皇帝三征高句丽没了关陇世家的掣肘,在那儿设起了朝鲜郡。

  当然大肆开凿运河的同时,也加强了陆路疏通,所以一路沿官道行至扬州,用了也不过二十来天的时间。

  扬州对于古人来说,是个很特殊的地方,这里停留过太多的文人墨客,留下的关于扬州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,同时,这里也是下九流人的‘乐园’,其中最出名的就数金陵的“秦淮八艳”,以及扬州的“扬州瘦马”。

  这个时空里,扬州更加热闹。大周女帝在金陵登基后,勤政爱民,相比于连年混战的北方以及中原地区,这里更像是人间天堂,而扬州距金陵不过二百多里地,走水路更是方便,所以扬州又有大周‘南都’之称。

  梅长青虽然心怀向往,却未敢多做停留,梅园这些年虽然积攒了不少积蓄,但人多耗费,加上到了钱塘还要租赁园子,这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
  未雨绸缪,众人只是休息一夜,第二天便早早的登上了前往钱塘的商船,扬州也只有待他将来闲暇时再来了。

  李庆之询问了船家,到钱塘大概需要三日。

  船离了扬州,驶向会稽郡,三日里,梅长青大多时间都窝在房间里写画,这两年虽然没有拜得先生,但梅阑与晚娘也算识的些字,给他教了不少,所以他大体上也能写全了繁体字。

  晚娘过来看过,以为他在练字,欣慰的鼓励了几句,叮嘱众人不要打搅他。

  直到第三日清晨,梅长青才走出房门。

  九月末的江上有些微冷,毕竟已近初冬,他披了件长袍立在船头眺望,大清早人很少,除了船尾几个劳碌的船工外,船头只有他一个人,倒也清静。

  江上有些雾气,朦胧中的两岸美景,犹如人间仙境一般。

  正当他沉浸不能自拔时,东边红日冉冉升起,光照云海,五彩纷披,灿若锦绣,道道霞光射出,照的万物仿似被披上了金衣。

  恰好一阵江风吹来,云雾尽散,峰壑松石,显露真容,彷如又回到了人间。

  前方钱塘已经遥遥在望,隐隐已经看到了些轮廓,眼瞅着目的地将要到达,他心底里既有些迫切,又有些担忧。初来乍到,这一大家子人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