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聊斋第一神捕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十一章 聚魂井?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  井底有铜镜……

  水面有烂脸……

  屋主是两个身手不错的人,

  铜镜,井水,两个人,等等!

  陈九心头灵光一闪,难道是……

  在前世记忆里,《聊斋志异》上曾记载了一个诡事。

  说有个大盗,身怀奇术,不管多大的伤,甚至是脖子上碗口大的伤,都能恢复如初,连疤都不会留下。此人被称为不死怪盗,凭着这一奇特的功能,为非作歹,臭名远扬。

  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有日,他再次被官府缉作归案,被判秋后处决,此人只是呵呵大笑,丝毫不畏惧死亡。官府也觉得奇怪,之前曾抓住过此人,都已经被枭首示众了,为何会死而复生?

  临刑前,菜市口挤满了人,却有个颤颤巍巍的老太太,拄杖对监刑官说道,这罪犯是自己儿子,因为会邪术,即使把他千刀万剐了,他仍然会恢复如初。

  监斩官向老太太请教怎么处理,老太太抹了把泪,说道,实在不愿再看到儿子横行乡里,这次她来就是大义灭亲的。

  原来,儿子不知从哪里学来一种邪术,将一面铜镜放在骨灰瓮里,埋入地下,铜镜里有他的三魂烙印,骨灰瓮里也有他的七魄烙印,肉身死后,三魂七魄不散,不入阴司,反而会进到骨灰瓮里。

  然后寻个机会,借尸还魂。

  不过有一点,还魂之后,这个埋瓮地就彻底没有生机了,须另觅他处。

  肉身也会越长越像儿子,日子一久,跟原模样就没什么区别。

  只要找到埋在地下的骨灰瓮,把铜镜和瓮拆开,他就不能重生,骨灰瓮有个特点,就是须在地气浓郁之处。

  并且瓮上留有一处洞眼,谓之牝门。

  监斩官采纳了老太太的建议,上报后,县衙派出大量人手,寻到了这个骨灰瓮,打破陶瓮,又把铜镜也一并熔毁,果然,此匪之后销声匿迹。

  想到此,陈九推测,此井本来在宅中占位极佳,却不断冒着阴冷寒气,如此一来,便可以滋养七魄,比骨灰瓮还好,井口充当生门。

  而水里的铜镜,可以封存三魂,铜镜年数愈久,功效愈好。

  最关紧的是,近年来,中州府有一对兄弟大盗,搅得鸡犬不宁,窃取抢夺珍宝无数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