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凤流觞张若水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章 (一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山脚的野桃花摆动着粉嫩的柔枝,正如酒家揽客的少女,张开精致的花颜,在吹面而来的东风中妩媚地招摇。而远在高耸入云的主峰老霄顶,冬末残留的寒气还随着清晨的山雾盘旋不走,能够不畏这砭骨的霜气依旧屹立冷风的,必然是坚韧的青竹、常绿的松柏了。

不管是在大雪封山的寒冬,还是在铄石流金的酷暑,苍竹松柏都肆意焕发着青绿之色,绿浪不衰,致使青城山冬暖夏凉,清幽无双。难怪文人墨客会称赞青城山“洞天福地,神仙都会”。

老霄顶的中央是青城山的核心建筑——弘明观,重檐歇式顶,琉璃瓦面屋,支撑的圆木柱看似黯淡无光,用料却都是御赐的金丝楠木。观前十丈之高的天师张道陵神像,巍峨高耸,仙风盎然。自前掌门杜光庭官拜一品晋封蔡国公起,钦点的能工巧匠耗时十年打造,终于将庄严威武的天师石像立在了青城山主峰老霄顶上。必然如此,才能彰显中原第一正派——青城派,那裹挟着道家仙骨的隐隐霸气。

二十年前重创浩劫留下的血腥之气,随着荡漾开来的山岚,慢慢化为一段往事。只有天师石像上不可磨灭的剑痕,向青城弟子娓娓诉说着二十年前的腥风血雨。

“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”青城山第一峰,上清宫百丈以外的琅嬛阁,每到辰时便会有一个少年的朗朗读书声传出,犹如清晨朝露在竹节上的敲击一般,珠圆玉润,清雅舒心。

少年一手执卷,一手装模作样学着老先生背在身后,身着青城俗家弟子最普通的素绢白衣,在书堆里来回踱步着。在这一片素白之间,一串镌刻着莲花荷叶的小银铃倒显得有些抢眼,随着少年来来回回的步子,铃声仿佛清唱婉转的黄鹂。

“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在念到最末一句时,少年故意将音色放低音调拖长,已营造出东岳巍峨高不可攀之感。

张若水放下诗词集,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,瞭望着窗外的青峰,自言自语到:“东岳真当有这般凌云气势?比之我们青城又如何呢?”张若水自小在青城山长大,二十年未踏足外界,只能通过阅之不尽的诗书来呼吸青城山以外的气息。

他长得眉眼清秀,唇红齿白,明眸顾盼之间如两眼澄澈的山泉。或许是常年埋头诗书的缘故,一个七尺男儿竟生得肤色白皙,细皮嫩肉,怕是较之妙龄少女也不输分毫。

“白虹贯日!”“喝!”“彗星袭月!”“喝!”男音浑厚如磐石相击,整齐的应答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